【#閱讀獲利】《創意黏力學》:我是如何黏住觀眾的?
今年最大的收穫之一,
就是開始嚐試直播,
至今邀約越來越多。
一開始做直播,
面對最大的挑戰是,
觀眾來來去去,
人數開高走低。
於是我開始研究,
要怎麼樣留住觀眾呢?
我的書架上,
有一排經典著作,
很多都已經絕版了,
《創意黏力學》是其中一本。
這本書我已經讀三遍了,
每當我遇到各種表達瓶頸:
寫作沒哏、教學沒靈感……
我就會回頭去翻這本書,
書裡的寶貴提醒,
會把我拉回正確的路上。
《創意黏力學》歸納
吸引注意力的六大要素,分別是:
簡單、意外、具體、
可信、情緒、故事
看字面上很好理解,
但若你沒讀過這本書,
絕對不知道黏力設計流程。
後來有一次,
我受微軟的邀約,
進行一場直播,
順便推薦三台筆電給觀眾。
一般推薦筆電,
多半談這筆電的性能,
像是處理器、顯示卡之類的。
但從「黏力學」的角度而言,
我知道這些對聽眾是無感的,
因為這犯了「知識的詛咒」。
所以,我把三台筆電,
改稱為筆電界的
郭靖:功能單純,威力強大
楊過:軟體豐富,內外兼修
令狐沖:銀幕摺疊,出奇不意
直播結束後,
微軟團隊興奮地告訴我,
他們經營直播一年以來,
第一次突破線上300人收看。
我用上的,
就是黏力學的「具體」。
還有上禮拜,
我受天下文化的邀約,
跟劉繼文聊他的
新書《讓大象動起來》。
這本書寫得非常精彩,
在談教育現場的「差異化教學」。
但我敏銳的黏力神經知道,
對直播觀眾而言,
這個主題的層次太高,
不見得會吸引觀眾。
所以我決定,
先把主題先聚焦在「動機」,
好好談怎麼樣透過遊戲化設計,
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
剛好,我在讀這本書時,
發現繼文老師以「鹹酥雞」故事,
來談「差異化」教學。
所以我立刻請夥伴,
準備兩盤鹹酥雞,
在直播時跟繼文老師邊吃邊聊。
結果你猜怎麼樣?
這場直播效果超好,
以往是開高走低,
但這場直播人數節節上升。
我用上的,
就是黏力學的「簡單」和「意外」。
這就是為什麼
這次「閱讀獲利」,
我非導讀《創意黏力學》
不可的原因了!
11/3(二)晚上七點,
歡迎你一起來學習
想法有黏力,事情無往不利!
........................................................................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v3XCDNvsAkS2nKXp8
#歡迎分享